考研與不考研真的有區(qū)別,不止是學歷?
發(fā)布時間:2019-09-23 廣州時代華商學院 訪問 : 845考研與不考研的人有什么區(qū)別呢?大多數人覺得,研究生再上個兩三年,畢業(yè)后年紀都挺大了,他們不過是多了個研究生的學歷,我本科畢業(yè)三年的工作經歷差不多也能補回來。真的是這樣嗎?經常會聽到有人說,你看那北大畢業(yè)的還有賣豬肉的,清華畢業(yè)的還當保安,那些985大學的高材生,還不都得從打雜開始做起。以上這些言論,我們從心理學的專業(yè)角度,統稱為“酸葡萄心理”。不考研,你失去的僅僅是一紙學歷嗎?
一、看清考不考研的區(qū)別
首先,是學識高低。
這個是考研與不考研的最基本的區(qū)別,也是人們最容易想到的。如今大學生已經數不勝數,這應該算是一個人的基本學歷了,甚至研究生也遍地都是,毫不稀奇。相比之下,研究生的知識儲備更多,而且對某一專業(yè)的認識和研究更透徹、更精。知識能力水平和個人素質水平,應該相對于沒有考研的同學會有很大的提升。
其次,眼界的提高。
其實對于考研很多人都有很多不同的意見,有的人認為考研就有“錢途”,如果你以這個目的考研也很難有很大進步,而在我看來,考研和不考研的最大的優(yōu)勢是在于眼界問題。眼界決定思維,思維決定格局,而格局就決定你是否有“錢途”!
其三,就業(yè)后晉升機會不同。
本科畢業(yè)后,可能升到某個職位需要花費一兩年,并且在大公司內,對學歷的要求更嚴格,很多管理層職位學歷明確要求碩士及博士以上。碩士畢業(yè)后,由于掌握了此領域內較為專業(yè)的知識和技能,有些可以直接進入核心部門,晉升速度也會比較快。
二、考研將收獲什么
(1)平臺的提升
開夏利,再努力也追不上蘭博基尼,這就叫平臺。你給領導掃一平方米的地當然不用什么研究生學歷了。但是現在要你當個處長,從六品芝麻官,你就得是個研究生。平臺不能決定你能跳到哪,但能決定你起跳多高。
(2)格局的擴大
什么叫做格局,說得簡單點就是看問題的一個視野。我們人類跟動物的一個區(qū)別就是站立行走,頭頂著圣賢的天,腳踏著世俗的地。天地之間找自己的位置,需要你的格局。你的格局越大,你的視野就越寬,看問題就越會深刻。如果你想靠腦子吃飯,腦子的東西越多,你的發(fā)展就越大。
(3)人脈的拓展
什么叫人脈,人脈就是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想做什么事,就得有什么人脈。你想積攢什么樣的人脈不是你隨心所欲的,而是你自己的水平說了算的,只有足夠卓越的人,才有有效的人脈。研究生招錄,本來就是一個浪里淘金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能考上研的人,相對來說,就比較優(yōu)秀一些。學生通過讀研,使自己與一群同樣優(yōu)秀的人走到一起。(當然,不是說考不上就不優(yōu)秀??!只是相對,相對~)
讀研期間,努力將自己培養(yǎng)成一個性格開朗、做事穩(wěn)當、值得信賴的人,這樣你就能在研究生中脫穎而出,征服你的同學、師哥師姐以及導師,從而獲得更多走進他們圈子的機會。請記住,人品很重要。
(4)抗壓能力的提升
相比于本科,讀研更注重的是個人成果,所以一般是比本科壓力大,天天不是泡實驗室就是泡圖書館,熬了一夜又一夜還沒有任何成果,隨便上一門課就要寫一個paper,事實上,讀研的壓力是很大的。
但與此同時,讀研也個鍛煉你抗壓能力的好時機,以后無論是面對工作還是面對社會,我們總會承受各種各樣更復雜的壓力,沒有象牙塔的庇佑,社會分分鐘教你怎么做人。在讀研期間學會了抗壓,以后踏出校門也能更好的適應社會。
(5)交流和思辨能力的提升
研究生的生活相對自由,不再是單純的上課下課,更多的是交流和互動。不管是全國甚至國際的學術年會,還是學校內部的研討會、研究生論壇、學術沙龍,只要你用心關注,總能聆聽到來自不同世界的聲音。交流中總能學習到別人的智慧和思想,并給自己以啟發(fā)。
當然,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并非別人的觀點就是正確的,哪怕他們是教授、研究員甚至更高的頭銜,學術的繁榮應該是百家爭鳴。在不斷的交流當和碰撞中,我們也會慢慢地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而不再是鸚鵡學舌人云亦云了。
三、寫在后面
考研是人生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轉折點,讀研亦是一個過程和轉折點。也許很多人都沒想清楚要不要考研,或者自己適不適合考研。但是人生的選擇都是權衡利弊,我們最終都會選擇那個性價比高的選項?,F在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用經濟學的一句術語來說就是,你是想選擇投資還是消費。
考研無異于是一場投資,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但考研的成本真的很高嗎?真的難以承受嗎?并不是,也只是一年的光陰,甚至兩年。但我們能收獲什么?是一張學歷證書,是一個優(yōu)良平臺,是一些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等等等等。了解更多考研類問題,咨詢我們時代華商學院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