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從業(yè)資格證考試技巧
發(fā)布時間:2013-11-05 昆明佳邦教育 訪問 : 456
會計基礎是會計學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會計的入門學科。要學習會計學科,首先要學好基礎會計。
掌握三個基本
1.掌握會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而且要靈活的運用。
2.掌握會計的基本方法:如設置會計科目與賬戶、復式記賬、填制與審核憑證等。這些核算方法都要熟練的掌握。
3.掌握會計的基本技能,要求學員認真的完成實務操作題,并向老師和財務人員請教,對憑證、賬簿、報表等增加一些感性認識,做到能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獨立的完成一系列的會計工作。
注意三個聯系
1.注意各項經濟業(yè)務之間的聯系,因為一個企業(yè)的生產經營過程會有許多聯系。
2.注意各賬戶之間的聯系方便更好的記錄各項的經濟業(yè)務。
3.注意會計核算方法之間的聯系。
處理三個關系
1. 處理好全面與重點的關系。
2.處理好理解與記憶的關系。
3.處理好自學與面授的關系。
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高效復習技巧
只有通過了會計證的考試,才能順利的得到這個行業(yè)真正的認可,在會計證考試的復習中,精神的高度集中是很重要的。注意力的集中作為一種特殊的素質和能力,需要通過訓練來獲得。那么,訓練自己注意力、提高自己專心致志素質的方法有哪些呢?
運用積極目標的力量
這種方法的含義是什么?就是當你給自己設定了一個要自覺提高自己注意力和專心能力的目標時,你就會發(fā)現,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這種能力有了迅速的發(fā)展和變化。
要在訓練中完成這個進步。要有一個目標,就是從現在開始我比過去善于集中注意力。不論做任何事情,一旦進入,能夠迅速地不受干擾。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你今天如果對自己有這個要求,我要在高度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將這一講的內容基本上一次都記憶下來。當你有了這樣一個訓練目標時,你的注意力本身就會高度集中,你就會排除干擾。
同學們知道,在軍事上把兵力漫無目的地分散開,被敵人各個圍殲,是敗軍之將。這與我們在學習、工作和事業(yè)中一樣,將自己的精力漫無目標地散漫一片,永遠是一個失敗的人物。學會在需要的任何時候將自己的力量集中起來,注意力集中起來,這是一個成功者的天才品質。培養(yǎng)這種品質的第一個方法,是要有這樣的目標。
培養(yǎng)對專心素質的興趣
有了這種興趣,你們就會給自己設置很多訓練的科目,訓練的方式,訓練的手段。你們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甚至完全有可能通過自我訓練,發(fā)現自己和書上所贊揚的那些科學家、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一樣,有了令人稱贊的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在休息和游戲中可以散漫自在,一旦開始做一件事情,如何迅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這是一個才能。就像一個軍事家迅速集中自己的兵力,在一個點上殲滅敵人,這是軍事天才。
我們知道,在軍事上,要集中自己的兵力而不被敵人覺察,要戰(zhàn)勝各種空間、地理、時間的困難,要戰(zhàn)勝軍隊的疲勞狀態(tài),要調動方方面面的因素,需要各種集中兵力的具體手段。家集中自己的精力,注意力,也要掌握各種各樣的手段。這些都值得探討,是很有興趣的事情。
妙法突破會計難點
第一步:計算應交所得稅
本期應交所得稅=稅前會計利潤+會計折舊或減值-稅法差異折舊或減值(這樣做可以不用費腦子考慮到底是+還是-)
第二步:計算遞延稅款本期發(fā)生額
(這一步是所得稅會計處理的關鍵,也是最難的地方,解決好了遞延稅款的問題,所得稅會計就算會了大半了)
非常好的公式:遞延稅款本期發(fā)生額=遞延稅款期末余額-遞延稅款期初余額
問題在這里:遞延稅款期末余額和遞延稅款期初余額到底怎么求?(思考一下你的方法)
妙法求解:遞延稅款期末余額=(期初時間性差異+/-本期會計時間性差異)*現行稅率。(一定是現行稅率。這里計算的關鍵之處在于+/-號的處理,大家只要記住一句話“會計折舊或減值大就在借方(+號),稅法折舊或減值大就在貸方(-號)”)
遞延稅款期初余額=期初時間性差異*前期稅率(一定注意稅率是前期稅率)
第三步:倒擠所得稅費用
根據分錄確定如何倒擠
借:所得稅
遞延稅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案例
現在我通過下面的一道例題來說明這一方法:
1. 甲股份有限公司為境內上市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20×0年度實現利潤總額為5000萬元;所得稅采用債務法核算,20×0年以前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15%,20×0年起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
20×0甲公司有關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及轉回等資料如下(單位:萬元):
項 目 年初余額 本年增加數 本年轉回數 年末余額
短期投資跌價準備 120 0 60 60
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1500 100 0 1600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0 300 0 300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0 150 0 150
假定按稅法規(guī)定,公司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均不得在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甲公司除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作為時間性差異外,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
假定甲公司在可抵減時間性差異轉回時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
要求:
(1) 計算甲公司20×0年度發(fā)生的所得稅費用。
(2) 計算甲公司20×0年12月31日遞延稅款余額(注明借方或貸方)。
(3) 編制20×0年度所得稅相關的會計分錄(不要求寫出明細科目)。
解答如下:
(1) 第一步:計算應交所得稅
應交所得稅額=[5000+(100+300+150)-60]×33%=1811.7(萬元)
**注釋:八項減值都是時間性差異,稅法始終不認,計提的減值都在遞延稅款的借方,這是常識。
公式:本期應交所得稅=稅前會計利潤5000+會計折舊或減值(100+300+150)-60-稅法折舊或減值0=1811.7,注意這里的60實際上是會計減值的轉回,而不是稅法減值,因為稅法減值是0
第二步:計算遞延稅款本期發(fā)生額(這一步是所得稅會計處理的關鍵,也是最難的地方)
遞延稅款期末余額=[(120+1500+100+300+150-60)-0]*現行稅率33%=696.3。這也就是遞延稅款的期末余額。注意這里的60實際上是會計減值的轉回,稅法上根本不認減值,所以稅法減值為0
遞延稅款期初余額=(120+1500)*前期稅率15%=243
遞延稅款本期發(fā)生額=遞延稅款期末余額-遞延稅款期初余額=696.6-243=453.3(借方,因為會計減值大)
第三步:倒擠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1811.7-453.3=1358.4
(2)計算甲公司20×0年12月31日遞延稅款借方或貸方余額
遞延稅款年末余額=[(120+1500+100+300+150-60)-0]*現行稅率33%=696.3
(3)編制20×O年度所得稅相關的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 1358.4
遞延稅款 453.3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1811.7
會計資格考試應試技巧
會計資格考試的題型一般包括選擇題(多項、單項)、判斷題、計算分析題(分錄題)、簡答題(僅限經濟法)、綜合題等。各種題型的特點不同,答題的方法、技巧也不盡一致。下面就選擇題、判斷題、計算與分析題的基本特點及答題技巧簡介紹如下:
選擇題的特點及答題技巧
答好選擇題,當然必須掌握一定的知識。但如果再掌握一些答題技巧,就將使你如虎添翼,下面的提示有助于你掌握答題的技巧:
(1)計劃答題時間,保持穩(wěn)定的答題速度。選擇題考試通常要求在短時間內作答,考試開始時,你應該看一看試題的分量,并目對每道題應占用的時間迅速作出估計,也許你會發(fā)現,每道選擇題允許作答的時間不到一分鐘。在某些情況下,這似乎不大可能,但你不必擔心,有不少問題可能只需幾秒鐘就可作出選擇,這樣,你就有足夠時同去考慮相對教難的問題。
保持穩(wěn)定的答題速度,也是很必要的,一般的做法是:首先通讀并回答你知道的問題,跳過沒有把握作答的問題。然后重新計算你的時間,看看余下的每道題要花多少時間。在一道題上花過多的時間是不值的,即使你答對了,也可能得不償失。
?。ǎ玻┌搭}目要求答題,在閱卷中發(fā)現,有不少考生連題目的要求都沒看一下就開始答題了。比如,單項選擇題要求選擇一個最佳答案,顯然,除最佳答案之外,備選項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確性,只不過是不全面、不完整罷了。而我們有些考生,一看基干項,緊接著就被一個“好的”或“有吸引力的”備選答案吸引住了,對其余的答案連看都不看一眼就放過去,從而失去了許多應該得分的機會。請記往,一定要看清所有的選擇答案。一道周密的單項選擇題,所有的選擇答案都可能具有吸引力,然而,判卷時卻只有一個是正確的選擇。
?。ǎ常┻\用排除法。如果正確答案不能一眼看出,應首先排除明顯是荒誕、拙劣或不正確的答案。一般來說,對于選擇題,尤其是單項選擇題,基干項與正確的選擇答案幾乎直接抄自于指定教材或法規(guī),其余的備選項要靠命題者自己去設計,即使是高明的命題專家,有時為了湊數,他所寫出的備選項也有可能一眼就可看出是錯誤的答案。盡可能排除一些選擇項,就可以提高你選對答案而得分的機率。
(4)運用猜測法。如果你不知道確切的答案,也不要放棄,要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去猜測。一般來說,排除的項目越多,猜測正確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
(5)運用比較法,直接把各項選擇答案加以比較,并分析它們之間的不同點,集中考慮正確答案和錯誤答案的關鍵所在。
總之,由于選擇題命題難度大、因此不是所有選擇答案都是很理想的。有些答案可以排除掉,提高你的猜測成功率。要做到這一點,建議你最好仔細考慮各個選擇答案,把備選項與基干項、備選答案與備選答案之間聯系起來考慮。不要盲目胡猜,不要選擇那些看起來像、讀起來很有吸引力的錯誤答案,中了命題者的圈套。
判斷題的特點與答題技巧
判斷題通常不是以問題出現,而是以陳述句出現,要求考生判斷一條事實的準確性,或判斷兩條或兩條以上的事實、事件和概念之間關系的正確性。你的答案是指出它的正確或錯誤。
要構思一個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的命題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說某道命題正確時,它必須直都是正確的。因此,判斷題中常常會有絕對概念或相對概念的詞,表示絕對概念的詞有“總是”、“決不”等,表示相對概念的詞有“通?!?、“一般來說”、“多數情況下”等。了解這一點,將為你確定正確答案提供幫助。
在某些情況下,一種說法有時可以說是對的,有時可以說是錯誤的。因此,成功的考生在答題時,需要對試題內容進行分析,然后再作“對”或“錯”的判斷,下面一些原則,或許會對你有一定的幫助:
?。ǎ保┟}中含有絕對概念的詞,這道題很可能是錯的,如“存貨周轉率越高、表示存貨管理的業(yè)績越好。”
統(tǒng)計表明,大部分帶有絕對概念詞的問題,“”對”的可能性小于“錯”的可能性。當你對含有絕對概念詞的問題沒有把握作出判斷時,想一想是否有什么理由來證明它是正確的,如果你找不出任何理由,“錯”就是最佳的選擇答案。
?。ǎ玻┟}中含有相對概念的詞,這道制很可能是對的。如“普遍認為,建立我國統(tǒng)一的會計準則,是深化改革開放,發(fā)展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簡單算術平均數是加權算術平均數在權數相等情況下的一種特例。”“固定成本只是在相關范圍內保持其成本習性?!?/span>
(3)只要試題有一處錯,該題就全錯。其道理很簡單,謂看下面這個命題:
雖然《全民所有制工業(yè)企業(yè)法》以下簡稱《企業(yè)法》規(guī)定廠長有權“任免或者聘任、解聘企業(yè)中層行政領導干部”、但同時又規(guī)定“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因此,根據《會計法》的規(guī)定,國營企業(yè)單位會計機構的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不能由廠長任免。
本題包含三個問題:《企業(yè)法》是否規(guī)定廠長有“任免或者聘任、解聘企業(yè)中層行政領導干部”的權力,《企業(yè)法》中是否有“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這段話:國營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會計機構的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是否屬于“法律規(guī)定除外”之列。如果這三個問題中有一個是錯的,那么整個命題就是錯的。本題答案應該是“錯”,錯就錯在第三個問題
(4)酌情猜測。實在無法確定答案的,請看清試題評分要求。如試題未注明要倒扣分數,哪怕你沒有足夠的時同閱讀題目,也一定要猜測,答對的機率是50%,切莫放過這種“撿來的”分數。
計算與分析題的特點與答題技巧
計算與分析題主要是測試考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相對來說難度較大,涉及的概念、計喝算公式較多,但由于行算與分析題的分數在一份試卷中所占的份量一般較大(20%--40%),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如果本類題你得分不多,要想通過考試就很困難。所幸的是,在一門課程中,可作為計算與分析題的范圍較窄,易于把握,你可以在考前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解答計算與分析題的一般技巧如下:
(1)詳細閱讀試題。對于計算與分析題,建議你閱讀兩遍,經驗表明,這樣做是值得的。一方面,準確理解題意,不致于忙中出錯:另一方面,你還可能從試題中獲取解題信息。
例:某企業(yè)的流動資金周轉天數,以產品銷售收入為周轉額計算,為100天,以產品銷售成本為周轉額計算,為146天。根據上述資料計算法企業(yè)的銷售利潤率。
解題過程:首先通讀一遍試題,得知本題是求銷售利潤率。銷售利潤率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均有關系,其關系是:
銷售利潤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1-銷售成本/銷售收入
根據上述關系可知,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確定銷售成本與銷售收入之比。要確定銷售成本與銷售收入之比,必須從“周轉天數”入手,由于周轉天數與周轉額的關系是反比例關系,因此,銷售成本與銷售收入之比應為100/146,而不是146/100。至此,問題基本解決,該企業(yè)銷售利潤率:(1-100/146)*100%=31.5%。
(2)問什么答什么。不需要計算與本題要求無關的問題,計算多了,難免出錯。如果因為這樣的錯誤而被扣分豈不很可惜嗎,有些考生,把不要求計算的也寫在答卷上,以為這樣能顯示自己的知識,寄希望老師能給高分。而事實上恰恰相反,大多數閱卷老師不喜歡這類“畫蛇添足”,“自作多情”的考生。
(3)注意解題步驟,計算與分析題每題所占的分數.般較多(510分),判卷時,多數題是按步驟給分的。而我們有些考生對這個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以致雖然會做但得分不全。
(4)盡量寫出計算公式。在評分標準中,是否寫出計算公式是很不一樣的。有時評分標準中可能只要求列出算式,計算出正確答案即可,但有一點可以理解:如果算式正確,結果無誤,是否有計算公式可能無關緊要:但要是你算式正確,只是由于代入的有關數字有誤而導致結果不對,是否有計算公式就變得有關系了。
通關秘籍: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復習指南
1.早定計劃、系統(tǒng)復習
訂立計劃,就是訂立復習時間表。會計考試要求全科合格,因此幾科書之間還要統(tǒng)籌兼顧,合理搭配時間,不能偏科。根據會計考試覆蓋面廣,系統(tǒng)性強的特點,應全面地、系統(tǒng)地學習會計專業(yè)知識,在復習中要注意知識的系統(tǒng),如今會計專用書已自成體系,實務涉及“怎樣干”,財務管理涉及“管理的目標”,經濟法提供應遵循的法律條文。由于內容多,涉及面廣,因此進行復習的第一步應是通讀全書,無一遺漏,倘若有不懂之處,也不要過多耽擱時間。讀完后大概了解一下書里共有幾章,每章講了幾個問題,每個問題都包括哪幾個小節(jié)的內容就行了。這樣才能使自己整體把握,有的放矢。
2.精讀教材、抓住重點
通讀后,接下來的任務是精研細讀,循序漸近,認認真真作好筆記。對每章節(jié)內容,哪些問題應該掌握,哪些內容只作為一般了解,哪些要點要熟練精通,通過該次復習要一目了然了。比如復習經濟法,對于各種法律文件的形成發(fā)展過程,可以作為一般性了解,對于各種法律的執(zhí)行程序應該掌握,而對于法律文件的內容就應該熟練精通。每一章節(jié)基本遵循這個程序。
對沒有系統(tǒng)學過會計專業(yè)知識者來說,聽課輔導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聽課之前,自己應當首先自學一遍,做到帶著問題聽課,課后再花時間消化理解,其效果就會大不一樣。另外,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員自己去精讀鉆研,才能加深理解,牢固掌握應考知識。
3.歸納總結、分類對比
從近幾年考試的試題分析不難看出,除了對基礎知識的考核外,主要側重對綜合知識的考核。這就要求在復習過程中,不能搞條塊分割,章節(jié)獨立,要前后連貫,對各個章節(jié)的相同類似處歸集整理,加深對知識的綜合掌握。
4.全真模擬、反復練習
模擬題是考試的試金石,通過模擬練習,可以查漏補缺,什么地方沒復習到,什么地方掌握的還不徹底,什么地方可以不再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作到胸中有數,以便合理調整復習時間和內容。另外,限時做模擬題,可以演練自己地答題速度,有利于考場上充分發(fā)揮。
5.理論實際、相輔相成
由于報考者的工作崗位不同,對輔導材料學習和理解的深度也不同,但不論處在什么會計崗位上,要想取得相應的會計職稱,其考卷的標準和要求都是一樣的。千萬不能因為自己不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就死啃書本,使理論知識抽象化。否則,書本上知識稍加變換出現在試題中,考生就有可能“書到用時方恨少”,既措手不及,又難以應付。
6.難度過大、大膽放棄
在參加同一檔次的應試者中,文化層次不一,實際水平各不相同,每人應根據本人的時間安排和知識掌握程度,適當調整學習方法。對極為陌生,難以理解,且難度又特別大的問題,不如干脆放棄,把有限的時間花在易學易懂的問題上,并力求在考試中不失分。從會計資格考試的角度來說,對特別難的部分一般涉及不多,即使不答也失分不多。
7.新的知識、非學不可
一般說來,學習也好,考試也罷,其目的都是為了能將知識應用于工作實際,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亦是如此。因此,對于輔導教材中出現的新知識,是非學不可的,某種程度上也是該考試的難點和重點,很有可能是必考的內容。
8.初級考試、分開復習
初級電算化的考試分為理論、操作兩部分,機考,理論學習和其他兩門考試一樣復習,操作部分建議選擇比較好的培訓機構進行專項輔導,可以達到事辦功倍的效果
會計考證、會計實操、免抵退、會計職稱、會計繼續(xù)教育、電腦辦公文秘、平面設計、外語等培訓,歡迎各界人士咨詢:1878725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