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專業(yè)學生的必讀書
發(fā)布時間:2020-04-24法學專業(yè)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理論基礎和熟練的職業(yè)技能、合理的知識結構,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這里有幾本法學專業(yè)學生的必讀書分享給大家。
法學專業(yè)學生必讀書(1)吳思:《潛規(guī)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游戲》
透視中國社會實際運行的游戲規(guī)則。為什么在我們的正式制度外,還會有一套更為適用的潛在的規(guī)則?作者從歷史中的故事投射到當今的現(xiàn)實。我們可以從中反思:法律在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條件上什么?法律的道德善惡與實際的利害格局存在什么樣的關系?我們是在自我欺騙的冰山上生存,還是在苦澀的反省中奮起?
(2)梁治平:《法辯》
這里面主要匯集了梁先生于1980年代中后期在《讀書》雜志上發(fā)表的系列文章,是其“用文化解釋法律,用法律解釋文化”的個案實踐和言說。辯異、批判和理性思索融貫一氣。對年輕學生來說,讀此書還可以學到如何讀書、如何整理自己的心得體會的一些“潛移默化”的方法。《新》一書亦是早期和另外幾個作者作的批判性著作;《書齋》一書是作者的文化隨筆,寫得輕松隨意,也更見功力。
(3)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 生育制度》
今天我們離費先生寫作此書的年代已經(jīng)相去六七十年,但費先生于書中所做的對中國現(xiàn)狀的分析對今天的中國仍然是那樣的切中要害;費先生所具有的問題意識和文章風骨,我們今天仍然還差之甚遠。每一個法律人都應該反思:法學的知識貢獻在哪里?
(4)劉星:《法律是什么》
該書主要是對二十世紀英美法律理論的批判性的解讀,和一般的國人寫的介紹性的讀物不同。該書對其認為是重要的理論進行的深入細致的剖析。用語平實、例證簡潔。在此基礎上,作者意在抒發(fā)自己對法律的視角:我們對法律的看法往往是由我們的姿態(tài)決定的。
(5)張文顯:《法哲學范疇研究》
這本書對法學自身的一些范疇的分析是謹嚴的,是中國法學規(guī)范化的和體系化的代表作。其提出和分析的許多概念和“權利-義務”模式對當下的法理學教材有很深的影響。就“學術”的標準看,本書雖然有一些政治化的烙印和某種建構的色彩,但從整體來看,仍是中國法學類的一本可供批判的優(yōu)秀著作。
法律專業(yè)學生的參考書(1)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歷史的、比較的、實證的等。探詢法律的性質和精神,視野寬廣,氣度優(yōu)雅。也是啟蒙時期的代表著作,闡述了自然權利觀和三權分立等思想。雖然作者的“分類和框架”與他提倡的社會考察的方法有某種裂痕,但這恰好是優(yōu)秀著作的標志——確立了一個“范式”,供后繼者超越。
(2)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
本書與前一本書氣質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作者對美國社會的分析和對民主的洞見,充分展現(xiàn)了他橫溢的才華。作者對自由的理解,值得我們進行長久的反思。關于美國法律職業(yè)和法律信仰的論述,對于我們今天的法律建設,仍是寶貴的思想財富。
(3)江山:《中國法理念》
作者在中國法學界是獨樹一幟的。他很幸運,沒有受什么現(xiàn)代西方產業(yè)化學術體制的“污染”,因此,他對中國法的現(xiàn)實和理想的解讀必然是浸淫著真正的中國式思考的。也因如此,他的法律觀是我們這些著眼于“現(xiàn)代世界“的法律人所不具備的。這是一本難得的稱得上有“思想色彩”的中國人寫的書。
(4)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
在中國影響頗大的綜合法學著作。書的前半部分簡要介紹了西方法思想的歷史,后半部分論說了作者認為重要的一些法理學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以自然法為立場的綜合法學觀。該書的價值之一也許是它對中國1980年代中期以來的法理學的影響。從學術史和語言翻譯史的角度,對本書倒也可以有一些有趣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