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教育部發(fā)布高考招錄5大陷阱
發(fā)布時間:2020-07-26教育部發(fā)布了高考招錄的5大陷阱,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如下,各位考生和家長趕快來看看下面的內容,警惕各類陷阱,認真做好志愿填報的準備吧!
教育部發(fā)布高考招錄5大陷阱查分短信有“木馬”,“釣魚”網站有后門
考后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就是高考分數(shù)。一些不法分子會抓住這個心理,試圖通過偽造查分“釣魚”網站或者發(fā)送帶有“木馬”病毒的手機短信,入侵考生電腦或手機。一旦得手,便會盜取考生的手機號、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資料,進而盜取網絡支付賬號實施詐騙。
內部有關系,花錢就能錄
不法分子盜取考生信息后,利用考生和家長低分高錄的僥幸心理,通過“偽基站”發(fā)送低分也能提前錄取的詐騙短信,或者打著招生機構“有內部關系”的幌子以花錢錄取為由實施詐騙。
黑客能改分,交錢能“包過”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想順利通過考試的心理,通過散布“考試未過,可內部操作”“內部加分”“交錢包過”等詐騙信息,聲稱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改分,騙取事主轉賬。
志愿填報找“專家”,小心受騙被誤導
近年來,“大數(shù)據預測錄取概率”“專家一對一咨詢”等高考填報志愿服務火了起來。一些培訓機構、咨詢公司、個人等冒用教育部門、招考機構或高校名義搞高考志愿填報現(xiàn)場咨詢、輔導活動,或仿冒官方網站開展網上咨詢、輔導,號稱專家指導,包準包錄,向考生和家長收取高額咨詢費、輔導費、大數(shù)據平臺使用費等,令考生和家長遭受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還可能被誤導,喪失正常錄取機會。
“野雞大學”花樣多,辨清真?zhèn)文袭?/p>
“野雞大學”也稱“虛假大學”“學店”,其以謀利為目的,通常采用與知名大學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稱,以混淆視聽的方式招收學生,亂發(fā)文憑。這些學校都是不具招生資格、沒有辦學資質、涉嫌偽造售賣虛假學歷文憑證書、涉嫌非法招生或網絡詐騙的虛假大學。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誤入其中,尤其是對于考試成績不太理想的考生,更應謹慎辨別。
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首先仔細查閱省招辦下發(fā)的高校招生計劃。認真研讀報考院校當年招生章程,其中特別是各專業(yè)對考生的要求,如體檢、外語語種、單科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等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并參考省招辦發(fā)布的填報志愿手冊或錄取分數(shù)分布統(tǒng)計等資料,結合考生成績位次和各類別總分(或綜合分)一分一段表,認真分析近三年招生院校和專業(yè)的錄取信息。了解你所報考批次的招生錄取相關辦法和規(guī)定,知曉自己所在類別的志愿設置和投檔錄取規(guī)則。收集分析多種信息,做好填報志愿前的功課。
信息和渠道的來源至關重要。一般來說,考生家長可以選擇的權威渠道大致這么幾條: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當?shù)乜荚囋杭案咝9倬W、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高考高招類報紙、廣播電視節(jié)目等。還可以參考一些與高考相關的博客、論壇、家長圈,相互交流獲得專業(yè)知識。除了官方、可以確保其專業(yè)程度的老師之外不要輕易相信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