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輕人為了緩解壓力,并沒有明確的目標,只是單純的為了考證而考證。各種各樣的證書,越來越被人們當做自己簡歷的鍍金石。隨著工作崗位的競爭壓力增加,人們越來越需要證書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沒有幾個證書,似乎是上不了臺面的。放眼望去,無論是在大學,還是在工作崗位,身邊的很多人都在考證,教師資格證、心理咨詢師、健康營養(yǎng)師。

有時候證書可以證明自己的實力,用證書為自己以后留些退路,這當然無可厚非。但是,在考證過程中,不少人沒有明確的目標,只是隨波逐流,為考證而考證。就像大學三年級學生考教師資格證一樣,大部分大三的學生都會考這個證書,但是各個專業(yè)的學生以后都會成為老師嗎?未必如此,或許他們這只是被身邊人影響,覺得自己應該要考這個證書而已,和自己以后的職業(yè)選擇并沒有什么關系。
單純的為了考證而考證,是一件極其浪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考取的證書以后未必用得上,還可能會影響目前的工作和學習。對社會來說,會加劇考證的焦慮,會帶動越來越多的人“為考證而考證”。而且這何嘗不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浪費呢?現(xiàn)實中,擁有證書的人遠比從事證書相關工作的人要多。
對于年輕人來說,對自己的人生要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劃,考證之前要考慮自己為什么要靠這個證書、對自己以后的工作能起到什么作用、自己是真的需要這個證書,想清楚這一系列問題,再決定要不要考證,千萬不能只為了考證而浪費精力和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