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神獸”一詞常常出現(xiàn)在大眾的視野以及口中,“神獸”一詞出自于中國古代民間神話中,如“青龍”、“白虎”,都是神獸。
而現(xiàn)在呢,“神獸”卻成為了“小孩子”的代名詞。以前都說:“孩子快開學了!”現(xiàn)在都變成了:“我家神獸終于要歸籠了!”甚至還有這樣的言論說:“終于能理解教師為什么要有那么長的寒暑假了,因為帶這些‘神獸’真的太傷元氣了!”
小孩子真的有那么難教?難管?難控制嗎?真的就像一只只難以馴服的小怪獸嗎?其實只要用對方式、方法,人人敬而遠之的“熊孩子”也會變成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熊孩子”可能本身并不“熊”,而是因為有了“熊”父母。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一點兒也不假。孩子就是父母的縮影,如果父母都不能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那孩子有什么理由不“熊”呢?
說到這兒,可能有的父母聽了會說:“我不同意!我們并沒有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們不是“熊”父母!”
那你再仔細想想,你有沒有對孩子的錯誤視而不見呢?你有沒有對孩子的錯誤放任不管呢?你有沒有一味地嬌慣溺愛孩子呢?或者長輩這樣對待孩子時你沒有阻止呢?如果滿足一項,那你就大膽地承認自己也算“熊”父母了。
我曾是一名少兒藝術(shù)教師,見過和教過的小朋友雖不能說是不計其數(shù),但也是好多雙手都數(shù)不過來的。
在教學的過程中遇見過很多不聽話的“熊孩子”,也見識了“熊”父母的實力”,今天要講的兩個例子,都是我的親身經(jīng)歷。
這兩個小朋友的年齡也相仿,都不超過5周歲,一個男孩兒,一個女孩兒。
先說這個男孩兒吧,第一次試聽課時就特別不聽話,基本上2分鐘都坐不住,總會出現(xiàn)大聲喧嘩甚至在地上亂跑的現(xiàn)象,但由于是試聽課,時間有限,所以就沒有花費過多的時間和這個孩子交流。
當他出現(xiàn)不適合課堂的行為時,我會溫柔地提醒他,但每次都是我的話音剛落,他的父母就在后邊批評他,而且兇狠的眼神,我看了都害怕。
原本以為父母的批評會讓他安穩(wěn)一些,結(jié)果卻適得其反。
另一個女孩兒,在課上的情況和這個男孩兒差不多,甚至更夸張一些。上課的時候會突然翻起跟頭,一直晃動椅子發(fā)出很大的聲音,打擾周圍的小朋友等等。
這個女孩兒第一次在地上打滾兒的時候,我剛想去把她拉起來,結(jié)果一個影子突然出現(xiàn)在我面前,一只大腳就落在了孩子后背上。原來是女孩兒的媽媽在監(jiān)控中看到女孩兒上課的樣子,實在是忍受不了,便沖進教室踢了孩子一腳。
暫且不說兩個孩子后來的變化是什么樣子的,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這兩個孩子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以暴制暴!可是這樣的方式根本沒有任何作用,反而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當孩子已經(jīng)知道了你生氣是什么樣的后果時,她就不會怕你了!這時,你便需要改變你的教育方式了,給孩子做正向的引導。不是在犯錯時打罵他(她),而是在他(她)表現(xiàn)好時鼓勵他。
試著以孩子的心態(tài)和方式與孩子溝通,可能會事半功倍。
你與孩子是朋友關(guān)系么?你與孩子溝通交流時是什么樣的語氣?作為曾經(jīng)的一名少兒教育事業(yè)的從事者,在這一點上有很多話想說。
想讓孩子喜歡你、愿意和你分享交流、愿意聽你的話,首先你要建立你和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這層關(guān)系不是師生關(guān)系,不是父與子關(guān)系,而是朋友關(guān)系。
其實,和孩子成為朋友這種方式大部分家長都知道,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卻是鳳毛麟角。那到底怎樣才能和小孩子成為好朋友呢?
首先第一點就是要把自己也當成小孩子,自己也要有小孩子的心態(tài)。
不管是父母也好,老師也好,我們都是第一次成為這樣的“角色”,我們的“角色”也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長。
舉幾個例子吧,就拿小朋友們特別喜歡的“奧特曼”玩具來說,有的家長看了之后可能會對這個玩具嗤之以鼻說:“就這么個東西,有什么可玩的!”但是,對方是小孩子呀!換位思考后,如果你是小孩子,難道你會不喜歡嗎?
當我們一次一次地否定孩子所喜歡的東西時,你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就會越拉越遠。
事實上,你可以不喜歡奧特曼,但你可以問問孩子為什么喜歡奧特曼?這時,孩子可能會向你敞開心扉,愿意和你分享。很多時候,家長不僅要做一個引導者,更要做一個傾聽者。
之前上課的時候,看到小朋友在我的課堂上擺弄奧特曼的卡片。按正常的思維,老師看見這樣的情況,肯定會對這個小朋友進行批評并沒收他的卡片。而我是這樣做的。
我看見以后先是詢問:“哎,可以給老師看看你這個是什么奧特曼嗎?”孩子給我看了以后,我用特別夸張的語氣說:“哇,你這個奧特曼好酷?。 焙⒆勇犃艘院筇貏e開心,還興奮地和我介紹了這個奧特曼的一些信息。
緊接著我說:“小朋友們都很喜歡奧特曼,老師也喜歡,不如這樣吧,大家好好表現(xiàn),下次課老師帶特曼的卡片獎勵大家怎么樣?”小朋友們異口同聲地說:“好!”于是,我便順著話題說:“那現(xiàn)在我們要好好聽課啦!***小朋友,先把卡片放到一邊好不好!”結(jié)果剛剛玩卡片的小朋友乖乖地將卡片放到了一邊,并且整堂課都表現(xiàn)特別好。
如果我以老師的口吻嚴肅地去處理這件事,我想結(jié)果肯定是適得其反的,被沒收卡片的孩子肯定整節(jié)課都會心神不寧,想著自己的卡片。
而我以好朋友的口吻和孩子們進行溝通,結(jié)果就是獲取了孩子們的信任,并且很聽我的話。把原本是一件錯誤的事,變成了正向?qū)⒆觽兊募睢?/span>
要相信,好孩子都是鼓勵出來的!
近些年,關(guān)于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可謂是五花八門,眾說紛紜。
作為一名有些許經(jīng)驗的教師來說,眾多教育方法中,我覺得最好用的一種就是:鼓勵教育!這種方式不管是對好孩子還是熊孩子來說都超級管用!
好孩子就不多說了,適當和恰當?shù)墓膭?,絕對會錦上添花,讓好孩子越來越出彩越來越自信!對于熊孩子來說,這個方法更是百試百靈了。
回到我們第一點說的兩個“熊孩子”上,現(xiàn)在兩個小朋友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比之前好很多了,而讓他們變乖的原因就是我源源不斷的鼓勵。哪怕他們坐得不是很好的時候,我也會說:“哇,你看***小朋友現(xiàn)在坐得多棒呀!小手已經(jīng)在放在大腿上了,雙腿也并攏了,真棒!”
雖然,他們剛開始坐得并不是如我所說這樣,但是通過這種鼓勵的話語的正向引導,他們會慢慢變成我所說的樣子。同時,我還會讓他們擔任小班長、或者紀律委員等小職務(wù),鼓勵的同時,還賦予他們責任感。
這樣,鼓勵和責任感并行,會加快孩子表現(xiàn)好的速度。
小孩子其實就像一張白紙,我們用什么樣的方式在紙上作畫,這張紙就會變成什么風格。
同樣,作畫的紙也分為很多種類,有水彩紙,素描紙等等,我們在作畫之前必須了解這張紙的屬性。就像在教育孩子前,你也必須先了解孩子的性格一樣。教育也不是一件可以急于求成的事,而是在過程中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摸索,其實,和孩子一起成長為更優(yōu)秀的人,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zhí)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左手執(zhí)筆右手帶娃,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nèi)心也要擁有自己向往的詩和遠方,關(guān)注我,持續(xù)給您提供更多育兒干貨。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