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的典故及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0-04-14一字千金,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動一個字賞賜千金,形容文字價值極高,文辭精彩奇妙。也指書法作品的珍貴。
一字千金的典故戰(zhàn)國末期,莊襄王在位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歲的兒子政(趙姬所生)接王位,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呂不韋為“仲父”,行政大權(quán)全操在呂不韋和趙姬的手中。
當時養(yǎng)士之風甚盛,呂不韋也養(yǎng)了三千門客,作為他的智囊,想出種種辦法來鞏固他的政權(quán)。這些門客,三教九流的人,他們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和心得。
呂不韋為了提高自己的聲望,讓這些人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各種見解寫成文字,并把它們匯集起來,編成了一部二十余萬言的巨著,題名《呂氏春秋》。
呂不韋就把這部書作為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經(jīng)典,當時呂不韋把這書在秦國首都咸陽公布:各方人士有誰能在書上增加一個字或者減少一個字的,就賞一千金。”誰不知道呂不韋是秦國最有權(quán)勢的人,誰敢對這部書增刪一個字呀!“一字千金”的佳話流傳至今。
一字千金的啟示1、一篇好文章、一本好書,總是要經(jīng)過反復修改的,從來沒有“一揮而就”的文章。凡是文章寫得好的人,大都在修改上下了相當大的功夫。
2、無論是讀書還是人生,我們都必須用意,敷衍了事的讀書態(tài)度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讀書需要用意,人生中做其他事又何嘗不需要用心用意呢?
3、想文采出眾,一字千金,就得在讀書時下一番苦功夫。讀書只有下苦功夫,才會文辭精妙,字字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