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其聲知其人屬于什么記憶
發(fā)布時間:2020-06-13聞其聲知其人屬于形象記憶。是記憶的一種形式。以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為內容的記憶。如對日常生活中的人物面貌、自然景色、音樂、繪畫等各種形象的記憶,直接對客觀事物的形狀、大小、體積、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軟硬和溫冷等具體形象或外貌的記憶。
形象記憶的概念:
形象感知是記憶的根本。它是指以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為內容的記憶。它是以感性材料,包括事物的形狀、體積、質地、顏色、聲音、氣味等等具體形象的識記、保持和重現。它帶有顯著的直觀性和鮮明性。人的記憶都是從形象記憶開始的,兒童出生6個月左右就會表現出形象記憶,如認知母親和辨識熟人的面貌,就是形象記憶的表現。所以,形象記憶是由感知到思維必不可少的中間環(huán)節(jié)。
形象記憶是人腦中最能在深層次起作用的、最積極的、也是最有潛力可挖的一種記憶力。是最和乎人類的右腦運作模式的記憶法,它可以讓人瞬間記憶上千個電話號碼,而且可達一個星期之久而不會忘記。
但是,當人們在利用語言作為思維的材料和物質外殼,不斷促進了意義記憶和抽象思維的發(fā)展,促進了左腦功能的迅速發(fā)展,而這種發(fā)展又推動人的思維從低級到高級不斷進步、完善,并越來越發(fā)揮無比神奇作用的過程中,卻犯了一個本不應犯的錯誤——逐漸忽視了形象記憶和形象思維的重要作用。
于是,人類越來越偏重于使用左腦的功能進行意義記憶和抽象思維了,而右腦的形象記憶和形象思維功能漸漸遭到不應有的冷落。經過漫長的歲月之后,終于發(fā)展到今天的“左腦占優(yōu)勢”的社會,左腦這個后起之秀已成為公認的“優(yōu)勢半球”。
其實,我們對右腦形象記憶的潛力還缺乏深刻的認識。那么,形象記憶和意義記憶之間的差別究竟有多大呢?據日本創(chuàng)造工學研究所所長中山正和推算,我們一般人“記憶中的語言信息量和形象信息量的比率為1∶1000”。美國圖論學者哈拉里有一句名言,“千言萬語不及一張圖。”真是“英雄所見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