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發(fā)布時間:2021-04-26一、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
我們很少認真思考:每個人的精神是怎么成長起來的?個體精神成長的歷程是怎樣的?如果把精神成長與軀體成長做個比較的話,軀體的成長更多是受遺傳和基因的影響,個體的精神成長卻不完全依靠基因和遺傳,而與后天閱讀息息相關。
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
很久以來,我們一直都僅將閱讀看作個體的行為。這樣的認識是片面的。我認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共同閱讀決定了其精神力量,而精神的力量對于一個國家軟實力與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起著關鍵作用。國際閱讀協(xié)會在一份報告中曾經(jīng)指出,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三、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很多人說,我們天天不都在讀書嗎?天天都在看教科書、教輔書。但是,這些并不是我的閱讀觀所提倡的真正意義上的書,這些書相當于母親的乳水,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很安全又容易吸收。但如果一個孩子終生都吃母乳,我相信他肯定是一個發(fā)育不良的孩子。每個孩子在兩三歲之后就要開始自主進食,甚至更早。
四、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必定是一個美麗的城市
城市的美麗固然表現(xiàn)在它的建筑、規(guī)劃和綠化上,但一座城市的真正的美,還在于這座城市里的人的品位和氣質(zhì)。人的品位和氣質(zhì)是怎么來的?是通過書籍閱讀而來。我認為,最優(yōu)秀的城市就應該擁有最善于閱讀的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