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語文面臨三大變化
發(fā)布時間:2021-05-061、古詩文的數(shù)量增加
隨著中小學換新教材,近幾年高中推薦背誦的古詩文篇數(shù)從原先的14篇增加到了72篇,數(shù)量翻了好幾倍。數(shù)量增加的同時,考試的難度也跟著增加,不僅考查教材當中的內容,還會考察課外的知識。
2、開放性題目增加
在以往的高考中,語文試卷考查的內容基本上來自課本,但近兩年就不同了,增強了試題的開放性、靈活性,例如給出一段內容,要求學生去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靠以前那樣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已經(jīng)行不通了。
3、題量增加,選材范圍變廣
目前高考語文試卷的卷面字數(shù)從7000個左右增加到了10000+,試題選材范圍也更加廣泛,尤其是對歷史知識的考查越來越多,而且不僅考查教材里面的內容,還考查很多課外知識。
統(tǒng)計近幾年的高考語文試題,我們發(fā)現(xiàn)文言文閱讀題中,多取材于《二十四史》《史記》等史書。了解過2020年高考的家長和同學就知道,全國Ⅰ卷的作文題目就選材于《史記》中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的歷史典故,這是高中語文教材中沒有的。也就是說,若是沒有讀過《史記》的同學,不了解三人的關系,那么就很難找到寫作文合適的切入口,高考成績也會因此被拉低不少。
面對高考語文的難度驟增,該怎么做?
1、多練習寫作
無論考試如何改革,作文始終是天下第一大題,要想考出優(yōu)異的成績,平常一定要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建議大家為作文題目專門準備一個筆記本,把平時發(fā)現(xiàn)的好詞好句以及感悟都記錄下來,積累素材和靈感。
2、重視古詩文的學習
學習古詩文沒有捷徑,只有老老實實的積累,平時要多閱讀古詩詞、歷史相關的書籍,注重理解和背誦,這類書籍讀多了就能夠培養(yǎng)出語感來,考試時即使面對沒見過的文言文也能夠結合上下文明白其中大概的意思,自然也容易取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