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歸趙的典故和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0-04-16完璧歸趙,漢語成語,意思本指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歸還給物品的主人。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完璧歸趙的典故楚國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寶玉,為趙惠文王所得,秦昭王聽說后,表示愿意用15城換取和氏璧。趙惠文王召見藺相如,藺相如表示愿帶和氏璧去秦國,如果趙國得到秦國的城邑,就將和氏璧留在秦國,反之,一定完壁歸趙。
藺相如到秦國后,將和氏璧獻(xiàn)上,秦昭王大喜,卻全無將城邑給趙之意。藺相如誆說玉上有一小疵點,要指給秦昭王看,拿回了寶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說:“趙王擔(dān)心秦國自恃強大,得和氏璧而不給城邑,經(jīng)過我勸說方才答應(yīng)”。
趙王齋戒5天,然后才讓我捧璧前來,以示對秦國威嚴(yán)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禮儀簡慢,毫無交割城邑的誠意,現(xiàn)在若大王一定要搶走寶玉,我寧可將腦袋與寶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無奈,只得劃出15個城邑給趙。藺相如估計秦昭王不過是假意應(yīng)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應(yīng)齋戒5日,再鄭重其事地交換。
秦昭王只好應(yīng)允。藺相如便派隨從懷藏和氏璧,偷偷從小道返回趙國。秦昭王齋戒完畢,舉行交換儀式時,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趙之事告訴秦昭王,從而保全了和氏璧。
完璧歸趙的啟示1、我們要冷靜地對待事情,運用智慧和敵人作斗爭,不能盲目作決定,這樣,再強大的敵人也會被打敗。
2、做事情既要有勇氣也要有智慧,面對強勢,要有勇氣與之抗衡,同時做事情應(yīng)當(dāng)靈活,隨機應(yīng)變,用機智與強勢力抗衡。
3、就是遇事不要急躁,要想好下一步的對策,才能化險為夷。
4、做事要光明正大,不要做小人做的事,不守信用。
5、做人要有勇有謀,再強大的敵人也拿我們沒辦法。